发行价12.2港元/股,首日上市高开76.23%报21.5港元/股,最高市值超500亿港元,当前市值
虽与互联网独角兽快手科技撞期招股,心通医疗并未受一定的影响,吸引了超56万人认购,超额认购768倍,一手中签率7.5%。
招股说明书显示,心通医疗拟通过此次公开募股融资最高3亿美元(约合19.42亿元)。
心通医疗股东阵容堪称豪华,除持股50.06%的控制股权的人微创医疗外,还有高瓴资本、GIC等机构投资的人的身影。
心通医疗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为最常见的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疾病(包括主动脉瓣狭窄和二尖瓣返流)提供全解医疗方案。
心通医疗自主研发的第一代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产品VitaFlow于2019年7月获国家药监局审批并随后于2019年8月在中国进行商业化。
VitaFlow是中国首个使用牛心包作为瓣膜组织的商业化TAVI产品。与猪心包相比,牛心包的耐久性及血液动力学性能较好。
作为VitaFlow配套供应的一部分,心通医疗推出了其自主研发的Alwide瓣膜球囊扩张导管及Alpass导管鞘。
这使心通医疗成为中国唯一一家提供全套自主研发的具有互补性TAVI手术配套产品的医疗器械公司。
心通医疗的第二代TAVI产品VitaFlow II已在中国完成注册临床试验,且正在欧洲进行临床试验。心通医疗于2020年10月向国家药监局提交VitaFlow II的注册申请且心通医疗计划于2021年底前申请VitaFlow II的CE标志。
在产品管线布局上,心通医疗还布局了二尖瓣、三尖瓣等产品,但除了上面提到的产品外,均还处于早期阶段。
根据招股说明书,心通医疗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前七个月中,
在中国TAVI领域,除了心通医疗上市的VitaFlow产品之外,国际瓣膜巨头爱德华生命科学、国内本土企业启明医疗、苏州杰成均有一款产品上市。
目前,中国整体TAVI市场渗透率较低,因此这一些产品均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微创医疗成立于1998年,2010年于港交所主板上市,一直专注于医疗器械细分市场,主体业务覆盖心血管介入产品、心律管理产品、骨科医疗器械等十大业务集群。当前市值为950.91亿港元。
值得关注的是,心通医疗并不是微创医疗第一家分拆上市的公司,也不是最后一家。
在心通医疗之前,微创医疗器械专注于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心脉医疗,在2019年7月于科创板上市,目前的市值为203亿元。
在心通医疗之后,还有专注于电生理手术一体化解决方案微创电生理、专注于手术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突破的微创医疗机器人两家公司待上市。
以心通医疗为例,2019年11月9日,微创医疗曾公告中表示,建议分拆心通医疗的理由如下:
将释放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的分拆公司的价值,在分拆业务的独立平台下实现其于分拆集团的投资价值
将分拆业务与保留业务分离,使股东及投资的人可分别评估分拆集团及本集团的策略、成功因素、功能风险、风险及回报等;
业务研发成本相比来说较高,且产品需要一段时间完成临床试验,才能实现商业化并开始产生收益。
分拆可使分拆集团立即进入长期资金市场进行股权及/或债务融资,以资助其产品的持续销售及营销
将使保留集团及分拆集团能就各自的业务进行更集中的发展、策略规划及更好地分配资源。
目前来看,基于微创医疗子公司的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市场对微创医疗的分拆上市行为持友好的态度。
但是这种分拆上市是不是真的存在泡沫?各子企业专注在心血管领域中非常细分细分的领域,对公司未来发展来说,是利是弊?或许需要行业更为理性客观的探讨。